孩子也能參與創作的話劇演出:記2020畢業典禮(2)

今年的小圓仔畢業典禮,除了催淚的過彩虹橋、獻花儀式,還有一段讓每個家長驚嘆連連、大笑不已的戲劇演出,是畢業生連同大、中、小班弟弟妹妹,十人共同呈現的格林童話 《約麗丹和約雷德爾》 。 渾然天成的亮點不斷 一開始,台下的觀眾只見到舞台最旁邊立著一個瓦楞紙牆,牆上開了兩個開口,探出了兩個大中小班孩子的頭。他們毫無要從洞口移開的意思,就這樣定著不動看著台下觀眾,讓所有人都忍不著發笑了。 接著,老師以旁白展開故事的序幕,「很久以前,在一個茂密的大森林裡,有一座古老的城堡 , 城堡裡住著一個老巫婆。她白天變成一隻貓頭鷹到處飛來飛去,有時又變成一隻貓在附近四處竄動,晚上她又變回到老太婆。每當有年青人走進城堡一百步以內,他就會被定下來,一步也不能移動,直到她來才能將他釋放;當有漂亮的少女走進這個範圍,她們就會被變成鳥兒,然後老巫婆會把她放進一個鳥籠,掛進城堡裡的一間房間裡。在這座城堡裡已經掛著七百個這樣的鳥籠,裡面關的全是這種美麗的鳥兒 …… 」 這時,我們陸續看到不同的孩子登場,或者扮演巫婆、或者扮演貓頭鷹、或者扮演貓咪、和鳥,他們身上披掛紗質布料當戲服,廢棄的紙筒卷就是道具,手拿著雨聲筒就成了拄著拐杖,教室的彎板就成了鳥籠 ……台下的 觀眾目睹各家孩子變身不同角色,正在又驚又喜,當不同的故事角色靠近瓦楞紙牆代表的魔法城門時,站在那頭的兩位孩子,突然開口說:「變成石頭!」每個觀眾恍然大悟,哄堂大笑。 孩子和老師的集體創作 對小圓仔的孩子與老師來說,畢業戲劇與其說是演出,還不如說是一場認真有趣的集體創作。從選擇故事、角色分派與討論、到設計與製作道具,每一個環節都有獨特的用心。 故事背後的意義 孩子除了玩,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,同一個故事若能夠有節奏重複地為孩子訴說,就能夠在孩子身上看見故事的力量。 在畢業典禮之前,老師就已經花了多個星期,為孩子重複講述 《約麗丹和約雷德爾》 這個故事,而選擇加以演出,是特別要獻給要邁入一年級的孩子。這個時期的孩子一方面害怕失去乳牙,一方面也會感受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樂園即將離去。主角約雷德爾失去心愛的人、勇敢面對困難、努力克服、戰勝了巫婆、最後救回心愛的人,這樣的故事情節呼應著孩子的身體與意識的發展,可以鼓舞孩子生起勇氣面對挑戰迎接新局。 話劇...